西湖龙井探秘(1)西湖龙井最北界——老东岳

点击数:2024发布时间:2018-06-03 17:27:51 

新闻摘要:知识产权保护

        杭州西湖龙井茶从小我就知晓。工作后每天都在喝着西湖龙井。自从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萧山举办后,我就产生了一个想法:探究一下西湖龙井茶的“出生地”,搞清楚我们喝的西湖龙井产地到底长什么样? 根据西湖龙井官网得知,西湖龙井有一定范围的,东面到虎跑山、北面到老东岳、金鱼井、西面到龙门坎、何家村村、南面到双浦镇的社井村,范围包括: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以及转塘、周浦、留下、龙坞等区域。

        今天首先到西湖龙井的最北村老东岳村探看一番。 老东岳在紫之隧道的北出口,出口右拐就到了老东岳村,将车停在省经信委的浙江省工业创意产业中心,星期天这里静悄悄,中心内有摩拜单车,骑上一辆出右门就到了灵溪隧道口,东边是杭州青春宝集团的所在地。往南骑行一分钟就到了马家坞小区,这个小区依山而建,边上就是周家山,就是西湖群山的最北部分山脉。清晨空气非常清新,也没有多少居民。沿着小区内道路就能看到山边的茶园。路边问了保安,保安说离法华寺不远,就去看一下吧。

        过了村里的停车场往南是一路陡坡,景致却好起来了,还有一个亭子,仔细一看见笑了叫新凉亭,亭内有两老人在聊天喝茶。往东望去气象开阔起来,隐约觉得这是个出好茶的地方。此时已骑行在半山了,茶树却不见了踪影。拐过就是顺坡,坡边有一处人物石雕,为厉鹗吟咏,厉鹗为清朝著名文人,杭州人、居于此,后人筑像以纪念。坡下为王家坞村,遇一老妈妈问路,知道法华寺离这不远。

        又奋力骑行一段后已现一堵红色寺墙大约已到了,右侧也是声音大了起来——是另一条上山道,很多人开车上来。前面出现了一个山门,上书法华寺。早听说过法华寺,不过还没有来过,让人意外的是法华寺门口有一处名人墓: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之墓,赵朴初和沙孟海先生是近年来杭州出现的两在书法大家,怀着敬仰之意参拜了赵先生,才进到法华寺。寺庙不算大,共有两进,其中第二进建于山上,有立体之意。站在二楼的法华寺遥想:是不是出产名茶之处都会吸引名人?寺外云遮雾罩让人想你了一句词“南高峰、北高峰都在烟雨中”,北高峰就在不远处,由于时间问题我没有继续成行,希望保留下次来。

        离开法华寺往山下骑行,山坡上突然人声鼎沸,原来路边又有一庙:东狱庙,有很多善男信女都在烧高香,形成了很旺的人气。看到这个庙名不难猜到老东岳的由来,估计山下有一个老岳庙(其实就是阎王殿、东岳大帝)后来拆建至此,所以老的那地就叫老东岳。

顺坡下来就又回到了老东岳村,这些村都是新建的,属于整体拆迁那种,新建的街道全部是中式建筑,与周家山相映成趣,也与北面的西溪湿地形成了呼应。此村的老百姓肯定是受东岳大帝的保佑,拆迁后都成了幸福人家,小区看上去非常整洁,我想杭州应该是这个样的。再往东就又到了浙江省工业创意产业中心,从一圈的骑行和周边发展可以料想到今后这个地块该是什么样的黄金地段。 沿着西溪路往西五分钟就到了金井鱼村,此处正在施工,特点不是很明显。

从两个村来看,西湖群山到此戛然而止,山峦的余脉参差不齐,周边的城市化更加突出了西湖群山的大气、宁静。由于城市化的进程,这里再没有农村的气息,而是一个个在城市化进行过程中的社区,完成从农民向居民的转变。这里有青春宝集团以及崛起新东岳,茶叶已然不是主业,但如果增加一个头衔——西湖龙井最北村,估计会给此处的人们增加新的寄托。

如果从考证的角度,老和山应比老东岳更北,也是西湖群山的最北端,但西湖龙井官网上讲的最北是老东岳和金井村,不知为何,需要进一步印证。(2018年6月3日 星期日)